从而使我们能辨认古文字的本义。这样,从许多文字的起源,就可以说明性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,也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内容。例如:“母”字的甲骨文就像一个跪着的女子,两点表示双乳。
”孕”字的甲骨文多么像一个身体里怀着孩子的女人。甲骨文的“吉”,上部为一男根,下部为一女阴,男根与女阴相接,真是大吉大利。甲骨文的“不”字,上部是一个倒三角形“”,恰似女性阴阜的造型。下部如流淌状的三条竖线,则代表着女性每月一次的经血。所以,“不”字的本义源自女性经期来临,表示在这一短暂时期的性交拒绝,“不”做
做爱。“仑”字现代简化为“仑”字,有规矩之意。甲骨文的“仑”字上面为一阳具,下面是个木栅,有阻挡之意,指阳具不可乱来。甲骨文的“婪”是一个会意字。“林”中加“女”,意指女子在野外林地与男子苟合。在家里做爱还不够,还要到树林里来做,实在太贪婪了。“高”字是指女阴在城墙下面,而男根却在城墙上面,太高了,够不着。金文的“臾”字,两边乃是两只手,中间是一个生殖器突出的侧面人形。两形会意,表示男子的自慰,即双手抚弄男根。自慰的时间当然长不了,所以叫“须臾”。“妥”是一个会意字。甲骨文的“妥”字,左边是一只手(爪),右边是一个跽坐的女人形。金文的形体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。小篆的“妥”字则把手爪之形放在女子的头上,这不仅是为了结构合理,而且也更显示文字的本义——用手安抚或压制一位女性,使其“安定”下来。“”与“奸”本为两字,汉字简化方案将其合并为一字,“”被“奸”字所包括,“奸”成了“”的简体字。甲骨文的“”字,是一个由三个“女”组合而成的复合字。三女一堆,文字中没有任何其他符号,显然,她们之间只有相互交谈了。在古人看来,凡事须拿出来公开讲说,女子私下凑在一起,唧唧喳喳,不是争讼,便是弄私,有悖于古代社会“公开”的原则,因此是一种弄私行为。《说文》将其释为:“,私也。”“爽”是一个象形字。郭沫若认为,甲骨文的“爽”字,“实像人形而特大其二乳,其所垂者乃是乳房也”。这是用强调双乳的人形,表示处在哺乳期的女性。“会”是“”的简化字,甲骨文的“会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某一氏族的成年男子集体到一个与之有“普那路亚”关系的氏族去,与那个氏族的女子做性的交往。上面的正三角和下面的口各象征男女生殖器,中间的“日”表示聚会场所,古文左面的三撇表示众多。“享”字的甲骨文,上部的正三角与下面的口分别表示男女生殖器,中间以两竖相连,使之更加逼真,意指两性相交是一种享受。
性崇拜是原始初民对自身的性结构、性功能和性愉悦不能理解时所产生的一种崇拜和信仰。原始初民已经有了思维活动,这是人之所以异于动物的一个特点。他们对周围事物常常问个为什么,例如,为什么会打雷、闪电、刮风、下雨,可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使他们对此有科学的认识,于是就认为有神力、魔力在,编造出一些雷公、电母、雨师、风伯的神话来,于是产生了自然崇拜。
还包括山崇拜、水崇拜等等。性崇拜的产生也是同样,原始初民在性交时感受到无比的快乐,甚至有一种腾云驾雾、欲仙欲死的感觉,他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。他们看到,从女人腹中会钻出一个新的生命来,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,于是也归于有神力、魔力在,从而产生了性崇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