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有发情期,在发情期之外的时间不能交配。而人类没有发情期,一年四季都能性交,这就大大有利于繁衍后代。手足分工、直立行走使人类通常使用的性交体位由动物通常使用的“后入位”改为面对面的“前入位”,这种改变对性心理和性社会的进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女性还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性刺激感受器官——阴 蒂。它是女性性唤起和达到性高潮的主要刺激点,它对加强性刺激、增强性交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一切生物结构功能的变化都是为了更有利于繁殖后代,人类性生理的进化其主要作用也在于此。 人类性生理的进化还不能说是一种文化现象,但是性心理的进化和性社会的进化则完全是文化现象了。然而,正是性生理的进化推动了性心理和性社会的进化。例如,由“后入位”改为面对面地性交,可以在性交过程中观察到对方丰富的面部表情,这种视觉形象会进入大脑而激发性心理。手足的分工使人类在性活动中出现了爱抚行为,能使男女双方有效地交流性感情,并通过“性前戏”与“性后戏”而大大增强性交效果。由于手足的分工,女性能用手来反抗、抵御那种违背自己意志的性交,从而使性交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。由于女性发情期的消失,人类就能有频繁的、持续不断的性交活动,这样就能巩固两性之间性的“记忆”,从而为逐渐固定配偶、逐渐脱离杂交状态创造了条件。这一切都说明,人类性生理的进化为性心理、性社会的进化打下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。性生理的进化使人类在许多方面
面异于动物(当然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,如性别差异、青春期的发育与性欲等等),而性心理、性社会的进化更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。人类的性文化正是人类的性心理、性社会发展、变化、综合、升华的结果。
进化始于性崇拜,重点表现在观念的形成与爱情的产生,爱情使人类的性活动达到了一个高级阶段。性的社会进化主要表现在社会通过道德、法律、知识、习俗对性实行控制,其中婚姻制度的建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,既然社会化,人和人之间就要不断地沟通、协调,才能生存与发展,而沟通与协调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和文字。不久前,有的语言学家追溯汉字的起源,发现最初的汉字(甲骨文)至少有160多个字与性有关。他发现古人以正三角△象征男根,倒三角和□状物象征女阴(△和都是表现男女阴毛的分布状况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