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溃疡是指外阴各个部位,包括大阴唇、小阴唇、前庭黏膜及阴道口周围的皮肤黏膜,在病菌刺激下引起以外阴皮肤破溃为特征的一种疾病。
关键词解读:
引起女性外阴溃疡的最常见原因,是外阴炎症,而外阴炎症大多是由非特异性阴道炎及一些性病而引起。
5个策略赶走外阴溃疡
1 外阴出现溃疡及早就诊
要尽快查明原因,采取针对性治疗,切不可自己乱用药物,延误治疗时机,并使病情变得复杂。
2 减少外阴部位的摩擦
采用1: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坐浴,每天清洗外阴,内裤、外裤宜宽松些,宜穿无刺激、柔软、吸汗的棉质内裤。
3 避免外阴过于潮湿
每次清洗外阴后,用清洁毛巾拭干皮肤水分,经期勤换卫生巾,潮湿环境利于致病菌生长繁殖。
4 采用中药坐浴
对因性病、外阴炎等疾病引起的外阴溃疡,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黄连、鱼腥草等进行中药坐浴。提醒一点,坐浴时不宜用偏烫的水。
5 外阴局部用药
由非特异性外阴炎引起的外阴溃疡,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消炎药膏,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。
关键词二 非特异性外阴炎
非特异性外阴炎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,导致外阴皮肤黏膜发生炎症,包括单纯性外阴炎、毛囊炎、外阴脓疱病及汗腺炎等。
关键词解读:
外阴经常受到经血、阴道分泌物、产后恶露及尿便刺激,同时穿着不透气紧身内裤、对卫生巾过敏或外阴局部使用某些外用药,以及各种阴道炎等因素,都容易刺激外阴引起感染。
外阴先出现瘙痒,继而充血、疼痛、肿胀,有烧灼感,特别是在活动、性交、排尿时加重,阴道分泌物增多。用手抓挠瘙痒的皮肤常会留有抓痕,有时形成溃疡或成片湿疹,用手碰触很疼痛。
4个策略赶走非特异性外阴炎
1 去除各种引发因素
避免穿着紧身或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裤,月经期、产褥期加强外阴护理。平时,注意外阴清洁,停用不合适的卫生巾及擦洗外阴的药物等。
2 积极治疗妇科炎症
积极治疗阴道炎、宫颈炎、糖尿病等疾病,随着疾病治愈非特异性外阴炎随之而愈。
3 加强生活护理
病情处于急性严重期时必须卧床休息,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取,以增强抵抗力,暂时禁止性生活。
4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