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由特异性病原体,如滴虫、霉菌、阿米巴等感染引起的阴道炎,医学上统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,大多发生于身体较虚弱或卫生不当的女性。
关键词解读:
正常情况下,阴道保持一种碱性环境,可抑制致病菌繁殖。当阴道损伤、有异物(阴道塞、棉球)、放置避孕用具或涂抹某种药物、刺激性冲洗,或发生羊水感染、胎膜早破、早产、流产和产褥感染、滥用抗生素时,就会使阴道防卫功能被破坏,引发非特异性炎症。
疾病表现
患病后白带增多,呈稀薄或稀糊状,为灰白色,并有泡沫。细菌酶分解分泌物,产生一种特殊腥臭味,在经期或性交后气味更浓重。阴道感到坠胀、灼热、疼痛,性交时疼痛感增加,外阴瘙痒并有较多分泌物排出,容易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、尿痛。
3个策略赶走非特异性阴道炎
1 及早去医院治疗
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治疗,最好是夫妻双方同治。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硝唑、阿奇霉素等药物,会收到良好效果。
2 生活上注意护理
治疗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不要过度清洗。停止使用避孕用具或药膏等。为了防止感染,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。
3 改变阴道的酸碱环境
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阴道冲洗,改变阴道酸碱度,抑制致病菌繁殖,也可在局部用药,但绝对不能滥用抗生素。
关键词四 滴虫性阴道炎
滴虫性阴道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,任何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。当阴道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抵抗力下降时,阴道滴虫阻碍乳酸形成,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。一旦继发细菌感染,就有可能引起滴虫性阴道炎。
关键词解读:
滴虫性阴道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,很多是通过性生活直接被感染,男性患上滴虫病也会传染给女性。家庭的洗浴用具共用可引起间接感染,如母亲传染给婴儿或新生儿。另外,夏天在消毒不严的泳池里游泳,或公共浴池的坐椅、浴盆、毛巾,公厕中坐便器被污染,都可以引起间接传染。
白带增多,颜色呈灰黄、黄白或乳白色,常有泡沫并有腥臭味,严重时混有血丝。分泌物过多时刺激外阴发红,外阴瘙痒不堪,犹如有虫在爬,严重时影响夜间睡眠,还伴有灼热、疼痛或性交痛等症状。如果刺激尿道口,会发生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状。
2个策略赶走滴虫性阴道炎
1 在医生指导下及早治疗
必须采取全身用药彻底消灭滴虫。常用口服药为灭滴灵,每晚睡前冲洗阴道后将灭滴灵泡腾片塞入阴道,连用一个疗程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药物治疗要坚持3个月,3次复查均无症状和病原体才是治愈。配偶同时治疗,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。
2 加强生活护理
为避免重复感染,应常更换内裤、浴巾、寝具及洗浴用盆,并对这些用品进行煮沸消毒,每次5-10分钟。急性发作时不吃辛辣食物,避免饮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