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英说,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,艺术与艺术之间,也要相互尊重。善为本,和为贵,多做抬人的事,少做害人的事,害来害去,最后还是害自己。
这在文人相轻的中国,祖英对同行的尊重,实在难能可贵。
对朋友,祖英也是一个真。朋友们都说,祖英是一个特别念旧、特别记情的人。重情重义、有情有义,是祖英做人的又一个美德。朋友们只要跟祖英交上了朋友,祖英就会一辈子都认你这个朋友。凡是在她人生路上帮过她的人,她都记得。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,她都记得。她在古丈县剧团时,有三个特别要好的小姐妹,人称四朵金花。当年这四朵金花,在小小的古丈县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。只要上街出门,准是四人一起出行。四人中,都来自农村,都很贫寒,大家同病相怜,生死相依,成了莫逆之交。祖英成名后,几人的感情依然不变,只要祖英回家,祖英都会给几姐妹的父母孩子们带不少礼品,几人必定要留出时间聚在一起,重叙姐妹情。几姐妹如果有什么难处,不用说,祖英会尽最大努力拉她们一把。
我姐姐、姐夫在长沙工作,因是老乡,祖英在自治州歌舞团工作时,有不少往来。姐姐、姐夫也没为祖英做些什么大事,就是经常去看看她,问她有什么困难,要什么帮助。祖英就记在了心里。姐姐重病住院时,祖英去看过好几回,自己不能去时,让浩哥去了几回。我姐姐去世时,祖英潸然泪下。因为演出不能参加追悼会,便叫朋友送了很大一个花篮表示悼念。祖英事后跟我提起我姐姐时,还很伤感:大姐一辈子行善,好好的一个人啊,就这么走了,唉——!
好好的一个人,是我们那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。我们那形容一个人好得很时,不知道该怎么形容,就把两个“好”垒在一起,把第一个好作为定语来强调这个人的好。祖英这么评价我姐姐,我姐姐要是九泉有知,一定会很高兴的。
祖英对家乡、对社会、对观众、对朋友、对同行的真诚,都是出于她做人的本分。她没有把自己看得多么高尚和高大,她只是觉得,做人做事就应该这样。不这样才怪。所以,她很低调,从来不在新闻媒体上露面。除在电视上做了几次访谈节目外,她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采访。于名于利,淡到这个份上,实在是难!
对家庭,祖英也是尽着一个好女儿、好姐姐、好妻子、好母亲的角色。前面说过祖英的父亲是得肺结核去世的。但她从来就没有忘记过父亲。她父亲心灵手巧,又心地善良,会拉二胡,会吹笛子,会做裁缝,并且都是无师自通。就连笛子、二胡都是她父亲自己做的。祖英的音乐细胞,也许就是她父亲遗传给她的。因为心灵手巧,也因为心地善良,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和为难处,都会找她父亲帮忙。她父亲也会非常乐意的帮忙,且不收任何费用。寨上人说,那时候,几乎一个寨子的衣服裤子,都是祖英父亲免费帮忙做的。祖英现在这样乐于助人,心地善良,应该是父亲和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。她说父亲养育了她们三子妹,教育了她们三子妹,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就走了,想来就心痛。因此,她就把对父亲的思念寄托在年年清明节的扫墓里。只要不跟她的演出发生冲突,她就会回到那个养育的小山村,去给父亲扫墓,如果她去不了,浩哥必定会去扫墓,一年一年,年年如此。
关于母亲,祖英更是充满了感激和感恩。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,她母亲没有让她停学,吃苦受难地让她在学校学知识,对她是最大的养育之恩。假如当时她母亲让她停了学,县歌舞团在学校招人时,就根本发现不了她,那她的一生就很可能永远走不出大山,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。祖英对母亲的恩情无言以报,只能把母亲接到身边,天天看着,天天哄着,天天敬着。父爱失去太早,母爱享受不够,她得用一生的女儿情,报答母亲。她母亲向姨我见过多次,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的女性,是一个再大的困难都不会让她屈服的女性。湘西女性的博大、坚强、贤良、聪慧,都能够在她母亲身上集中体现。
我的父亲也去世很早,很早,我也是我母亲一人把我们五子妹拉扯大的。但是在对母亲的孝顺上,我远远不及祖英。我知道该孝敬母亲,可不知道去顺从母亲,总拿自己的意愿去安排母亲的思想和行为。比如,母亲一个人在城里,无亲无靠,就我这么一个儿子随着她,她好不容易认识几个老人,一起打打麻将散散心,我觉总想她有心脏病,激动不得,担心她打麻将心脏病发作而出大问题,不让她打。母亲打一回,我就凶母亲一回,凶一回,母亲就哭一回。母亲几乎在我的凶狠的面孔里,流着泪水,度过了晚年。现在,母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,我很后悔,后悔自己没有站到母亲的角度去想问题,后悔那么天天凶母亲,后悔自以为是为母亲好却害了母亲。我现在才想明白,孝顺孝顺,孝了要顺,光孝不顺,也不是好儿女。对待老人,很大程度上,顺比孝更重要,顺不了老人,老人不开心,再多的钱给老人,老人也会憋出病来。
因此,看到祖英一有空闲就陪她母亲聊天、玩耍、娱乐、散心时,看到祖英不管到哪里演出都要给母亲报平安时,我就感佩祖英的孝心,痛恨自己的行径。仿范伟小品里说的一句话:同样是来自湘西的人,对待母亲的态度,咋差距那么大呢?
的确,我们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孝顺父母,甚至忘了父母、讨厌父母。父母花了很长的时间教会我们用筷子吃饭,而当我们能够自己吃饭时,却往往忘了问一声父母是否还没吃饭。父母花了很大精力教会我们走路,而当我们能够自己走路时,却往往忘了老去的父母走路时是否需要我们搀扶。父母为了我们的干净,给我们揩了多年的鼻涕和屁股,而当我们活得风光体面时,我们却往往嫌我们的父母有点脏。父母千辛万苦把我们培养成人,而我们长大成人后,却往往骂父母老糊涂,没把父母看成是比我们更伟大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