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对孩子来说钱就等于父爱,钱成为孩子和爸爸唯一的纽带,而当孩子看到一个焦虑的天天等丈夫回家的妈妈时,孩子会得出一个结论:妈妈之所以被爸爸抛弃,是因为没有钱,钱等于权力,有了钱的爸爸就可以有权力抛弃老婆,而没有钱等于没有能力。所以在这样观念下长大的孩子,要么成为一个工作狂,要么就成为一个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的人,他们可能没有学会如何赚钱,但他们学会了如何傍钱。
求包养心态
1.安全感低
不管是软饭男还是拜金女,他们的安全感是很低的。在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里,他们处于最低的层面。这种低安全感可以说来自于他们的父母,现在很多父母都有一种强烈的末世情结,就是认为这个世界很可怕,很乱,随时都要崩溃,在这种灾难化的想象面前,他们能追求的就是最低层面的保证。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一种观念,情感是不可靠的,人是不安全的,那么他们一定要抓住能抓住的东西,这就是钱。
2.钱等于人生的全部
如今,人们追求金钱,可是却不知道如何驾驭金钱。软饭男和拜金女从小接受了一种观念,这种观念对金钱赋予了很多意义。
比如对一个凤凰男来说,有钱就意味着有学上,有机会见识到外面的新世界,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,那么他们追求的不是钱,而是钱从小给他们灌输的想象——自由、得到父母的爱和欣赏,以及拥有整个世界的雄心等等。
其实,我还没长大
从情感模式还是一种婴儿的吸吮时期的需要,说明这样的人内心深处还没有养够;这样的人,90%都会是很健康的成人,甚至在某些方面很出众,但在情感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。往往这样的人,从小就会处于一种被剥夺爱的状态,过早地被要求独立自主,要求满足父母比较自恋的需要,而作为一个孩子的真正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,所以他们的情感需要就从此固着了,凝固在最早的时期,也许他的其他方面都会发展起来,但这一部分停滞的情感需要会一直成为他的阿琉克斯之踵,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,他们会本能地寻求补偿和再造一种成长的机会。
我要重新找到父爱和母爱
能够拜金和吃软饭的人一般都是条件不错的,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拥有很多很出众的素质,甚至从小就在父母的溺爱和夸奖中长大,可是他们深深知道,他们的这些素质不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的,而是为了父母而存在的。
这就让他们只能过一种徒有其表的生活,其实他们内心是拒绝过一种父母期待的生活,他们想要重新退化为婴儿,寻求一种完全被喂养的关系,而不是用他们出众的外表和聪明的智商继续喂养他们的父母,让他们父母继续骄傲下去。
他们需要迅速得到别人的赞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