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汉仕(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应用心理学博士)
来自不同家庭、不同社会文化背景、不同生活经历的两代人,在生活方式、卫生习惯、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常常是婆媳矛盾的诱因,稍不留神就容易引发冲突,成为家庭关系恶化的导火索。因此,一是尽量避免,二是积极妥善地应对。
所以刘兰应主动沟通,坦然地面对这一差异与矛盾,就事论事,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,不因一次沟通不成功就轻易放弃。在适当的时候选用适当的方式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让婆婆了解,或者通过丈夫转达。
但单靠媳妇一方的努力也是不够的,作为婆婆也要转变自己的观念,入乡随俗,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忽视媳妇的感受,不过于敏感、小气。摆正自己的位置,降低过高的期望,转变大包大揽、事事做主的习惯,学会适当的糊涂。
作为儿子往往在婆媳矛盾中非常尴尬,夹在其中不知所措。这需要一定的处理艺术,首先是夫妻间的理解与信任,在婆媳发生矛盾时不急于做“法官”,而是先做“灭火队员”,事后再分别做心理安抚工作,以防矛盾升级。
如仍无效果,可以考虑去接受一下家庭心理辅导,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。
小编手记:和刘兰交谈,感觉她随和,也很直爽。在办公室她是受人欢迎的同事,在朋友圈中她常常是别人的心灵挚友。她说和同事、朋友在一起很快乐,可是一进家门就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——儿子和奶奶之间的第三者,先生和婆婆之间的第三者。
刘兰当初请婆婆来带孩子,一方面是为了儿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顾,可以健康成长,同时婆婆也能过得更幸福。可是从她的经历看,事情的发展有违她的初衷。
从刘兰的经历中我们看到,在一个家庭中如何恰当、理智地表达这份爱,仅凭一颗爱心是不够的。希望广大的有识之士们给刘兰,也给所有的媳妇和婆婆们提供更好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