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宝宝,“两家变成一家”
结婚后,我和立弘买了房子与父母分开住了,平时很少去我父母那里。只有在逢年过节、父母生日还有我过生日的时候,我才会特地带上礼物回家一趟。
在工作上,立弘特别卖力,常常加班加点,有时候太晚了,就在办公室里眯一会儿,早上洗把脸继续上班。他的勤恳加上老板的器重,几年来,他在事业上顺风顺水。趁着一个机会,他跳出来自己做了老板。用了之前的人脉资源,他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正轨。虽然立弘在自己的圈子里已经很有名气,但是,我父亲依旧对他辞职下海很是不满,认为这样做太冒险,“不掂掂自己的分量,以为是人就能发大财”。在父亲的眼里,立弘原有的职位已经不低,他大可以守着这份很多人羡慕的工作,不用出差,不用加班,给我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,而不是在自立门户之后,家里天天不见人影,哪怕他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。
不久,我如愿怀上了宝宝,立弘经常不在家,我这才感觉到有些寂寞。立弘曾建议让他妈妈过来陪我,可是,我怕婆媳会比较难相处,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和谐关系。我知道立弘不喜欢我父母,但为了孩子,我还是提出让我父母过来陪我的要求。立弘考虑了几天,最终同意了。而我父母得知即将做外公外婆也很兴奋。为了孩子,他们彼此都退让了一步。正好那时有朋友想要在上海借房,父母就把自己的房子借给了朋友,搬到了我们家来住。亲戚朋友看到我们“两家变一家”,都很高兴,我们也欣然接受了他们的祝福。
一言不合,老公让父母“滚蛋”
孩子出生后,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,我特地请了阿姨做家务。我承认,在孩子身上我父母的确付出了比我更多的辛苦,但是,他们有一点不好,就是看不得立弘歇着。他们觉得,平时看不到人,休息在家就应该多带带孩子,否则怎么做父亲。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,我家里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——立弘不在家时,父母心疼我,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;可是立弘一回家,他们就放下手里的活,喊着腰酸背痛,还借着我女儿的口要立弘做这做那。立弘本来也愿意带女儿的,但看到我父母的颐指气使,他就不乐意了。
有一次,女儿的学校要求带一张全家福照片,孩子回家来,我们摊开相册让她选。女儿选了一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她的合影。但外婆不喜欢,硬是选了一张我和爸妈带着女儿一起去滨江大道拍的照片。当女儿把照片放在联络本里带回来的时候,被立弘看见了。从女儿那里,立弘明白了来龙去脉……
我夹在他们中间,十分为难。我总觉得,都是小事,但我不曾料到,他们之间的积冤,已经越来越深。
前几天,恰巧是个周末,听说我要吃辣炒膏蟹,父母特意去超市买了两只。担心阿姨烧得不合我胃口,母亲特地卷起袖子亲自下厨。正在满屋飘香的时候,立弘回来了。显然,辣炒膏蟹也激发了他的胃口,一向对吃饭不感兴趣的立弘也坐到了饭桌旁。他夹了一个蟹钳,抿了抿,转头对阿姨说,辣味太冲,糟蹋了这新鲜的膏蟹。一听糟蹋这两个字,父亲就不开心了,脸上马上晴转阴,说了句:“爱吃不吃,谁请你吃?”母亲也不开心了:“本来吃吃还不够,你还挑挑拣拣。”
他们这么一唱一和,立弘的脸也板了下来,他不明白说句口味不对,为何会遭至我父母二人如此强烈的反感。立弘认定是我父母有意针对他,不把他放在眼里;我父母则觉得立弘对这个家没有付出,还摆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模样给他们看。一旦火气升腾上来,我怎么劝也是白搭。在冲突中,之前发生过的一件件小事都从他们嘴里冒了出来,我这才知道,一件件小事原来早就在他们心里生根,让他们看彼此如此地扎眼。
最后,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,立弘一气之下说出了让我父母滚蛋的话,我父亲一听就说,话一说就难收回了,既然不受欢迎,那他们立刻就走。我说什么也不让,坐在门口挡住他们的去路。看我哭得差点晕过去,父母和立弘这才愤愤地各自回了房间。
劝说了几天,父母终于不再坚持马上就走。但是,长久过下去是不可能了。一边是父母,一边是老公,我多希望他们别再让我那么为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