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提体检太尴尬间接迂回妙招多
不少接受采访的年轻人表示,虽然认同先体检然后再投入更多感情的做法,但是多半不好意思直接提出这个要求,怕“触雷”而分手,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,又怕因此被对方说“太理性,没人性”。因此,更多受访者支持“迂回侧击”:有的每年都拉上对方一起去医院体检,并且一起去取结果;有的则假装拉上对方去献血,在血液检测中就知道对方过不过关了;有的借机陪对方去看病,留心各种检测报告;有的会向恋人的同事朋友探听,了解对方是否有过“可疑”病史;还有的约对方去度假游泳,以此“目测”恋人的身体状况……当然,也会有人直接提出要体检,而且要加验艾滋病、血型和染色体等项目,以确保自己做个“明白”恋人。
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未婚男女青年,发现一个状况值得关注: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不会要求对方体检,但是如果是对方要求自己的话,自己则会欣然应允,因为自己“不怕检”。这似乎表明:当自己是健康的时候,他们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也是健康的,对自己的保护意识明显不足。
知情权遭遇隐私权“阻击”
一位医生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写道:“在出门诊时经常能碰到这样的病人———当着男/女朋友的面你永远问不出真实病史,非要把家属请出去,他/她才肯说我得过某某病(传染/遗传)。”该医生接着评价说,这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,害人害己,遗祸子孙。并不是说这些疾病的患者没有婚恋、生育、保留隐私的权利,但面对一个可能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,这种程度的坦白是最基本的。一段建立在谎言上的恋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。
记者在医院体检科的采访中了解到,医生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,也就是说,即使是情侣来体检,其中一人有“隐疾”,医生也不能直接告诉另外一方,否则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,要承担法律责任,医生只能从医学的角度对患者提出建议,建议治疗好了再结婚。而从另一方的角度来说,和一个人结婚应该具有知情权。可是这知情权遭遇到隐私权的阻击。
此外,目前的婚检项目中没有关于生殖能力(如精子的数量是否达标、形态是否正常)的详细检测,而生育能力又是影响婚姻幸福与否的很重要的指标,因此有专家建议,在经济情况允许的地区加入相关检测项目。
男性婚检十项:1.体格检查,2.血常规,3.尿常规,4.转氨酶,5.乙肝表面抗原,6.梅毒筛查,7.淋病筛查8.地中海贫血筛查,9.G6PD缺乏筛查,10.胸透。
女性除上述项目外,还要加上妇检、阴道分泌物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