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先道歉VS 关系依赖度
不过,相互依赖理论认为,满意度不是决定关系持久与否的唯一因素,我们是否会留在一份关系中,还需要第二个判断标准,即替代选择的比较水平(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,简称CLalt ),它决定了我们对关系的依赖度。一般来讲,伴侣中对关系依赖较小的一方拥有较大权力,而拥有较大权力的一方,在冲突面前更不容易妥协。
恋爱关系中,凯是追求者,替代选择的比较水平偏低,对关系的依赖度较大,所以争吵时总是他首先道歉。而在婚姻关系中,婚后男人通常会把依赖重点逐渐转移到社会关系中,从而相对削弱对夫妻关系的依赖,转变成家庭生活中拥有较大权力的一方,进而在冲突面前变得不易妥协。某种程度上,这也是凯对婚后关系是否满意的一个指标,其“太上皇”的行为表现也就不那么费解了。
另一方面,尽管嫣因为总是自己先道歉而使满意度减小,但对关系的依赖度却在增加,正如前面所说,这也是关系持久的另一个重要指标,即使对现在的关系存在不满意的地方,一旦相信已经尽己所能,我们就会依赖现有的伴侣,不会轻言离开。所以,嫣大可不必过多地在乎谁先道歉,倒是应该从冲突中好好领会如何共同增进相互的满意度,因为很多时候,道歉毕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。
心理脱敏,从清算冲突开始
如果总是习惯于从爱情、道义、责任等角度谈论婚姻,那么争吵的结局便是非道歉莫属:道歉是为了挽回爱情,是一种道义,是为自己的过错负责。其实,何不换个角度,从经济学原理来考虑婚姻冲突的问题呢?
当然,赤裸裸地用“成本、回报、收益”等谈论亲密关系,似乎很不浪漫,也不够美丽,而且,再好的会计师,计算有关情感、亲密关系的算术题时,都会捉襟见肘。但无论如何,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,每个人都在关系中有意无意地做着自己精明的计算,既然如此,何不彻底想个明白,计算到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