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我的妈
(一)勤劳灵巧的妈
我妈也和我婆婆一样很勤劳。从我记事起,我就记得我妈每天都起得特别早——从我外婆那里带来的习惯。而我好像上辈子是做苦力的,欠睡,这辈子总有睡不完的觉,从小就贪睡。每天早上,我妈起床后,就挨个大声地叫着我爸和我们四个孩子的名字,叫我们起床,但是没有一个人响应她。通常是等她从地里忙了半天回家做早饭时,我们还都在梦乡。于是,我妈就一边大声抱怨,一边一个一个掀开我们的被子。我小时候最紧张也最怕的就是被我妈掀被子。所以通常在我妈第一遍叫过我之后,我就开始梦见自己已经在翻身了,在起床了,在穿衣了,下地了,磨刀了,背上背篓了,出门了,上山了,在割猪草了,割满背篓了,又回家了,终于又可以躺在床上继续睡觉了……。结果可想而知,被子又被我妈掀开了,屁股上早挨了我妈一巴掌。这下彻底清醒了!痛苦啊!原来我还一直在床上没醒!我多想我妈被我们这些懒虫同化掉啊,可几十年过去了,我妈依然天天早起!
我妈也和我婆婆一样很灵巧。在我家还没有买缝纫机之前,我们家所有人的衣服、裤子和鞋子都是我妈一手做出来的。我妈做的布鞋,样式特别好看,穿着也特别合脚,不像别人家的妈妈做的,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,不是样式不好看,就是穿着太肥或太瘦。通常在过年时,小孩子们就穿出新鞋子来比谁的最好看,我们家的鞋子总能得到赞扬。但我印象最深,也最感动的还是我妈给我做的一件红色上衣,那是她看了商场里的一件衣服后,照着那件衣服的布料和款式买料裁剪,模仿缝纫机的针脚,一针一针,平整、均匀、细密地缝制出来的,做完后再将衣服烫得平平整整,这就真是和买来的一模一样了。我亲眼看到我妈为我这件衣服花了多少心血和功夫,稍不满意,她就拆了重来。有时我看妈实在太辛苦了,就劝她算了,不必太认真了,我不在乎是不是买的。可我妈说:“咱们买不起机器做的,但可以做得像机器做的一样啊!我就是要让你穿一件像买的衣服。”衣服终于穿在我身上了,如果不是我和我妈都忍不住主动说出真相,我同学和邻居们还真没有一个人看出来这是我妈用手工缝制的。人人都夸我妈手巧,我妈为此着实骄傲了好一阵子。
(二)永远年轻的妈
我妈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(我都不敢用“年轻”和“年老”这两个敏感的词,因为今年才要满六十岁的妈妈确实不算“年老”)始终思想新潮、心态年轻。
我父母是自由恋爱的。这在四十年前的农村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但是,我妈硬是不顾双方家长的反对,义无反顾地爱着并最终嫁给了我父亲。在我印象中,小时候,虽然因为家穷,父母也常吵吵闹闹,甚至还大打出手,但大多数时候,我们总能听到父母边干活边开心地对歌,每当秋收后剥玉米壳和玉米粒的时候,一家大小就围坐在一起,一边干活,一边听父亲讲《西游记》、听母亲唱《洪湖水,浪打浪》,一家人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,这是我最怀念的童年时光。
我妈很善于接受新事物,自从她去了一次外县我姨家见识了自行车和缝纫机,回家后就陆续买了这两样,成为我村最先学会骑自行车和使用缝纫机的女性。我们家还是我村最先砌烟囱的人家,这也是我妈后来再次从外面“考察”回来后逼着我爸改造的,这彻底结束了我们家一做饭时就满屋子烟熏火燎、全家人泪流满面的历史。
最难得的是我妈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。我们家四个孩子中就有三个是女孩,但我妈从不偏见保守。无论多么困难,都支持、鼓励我们读书。有人劝我父母说,集中精力供我弟弟读书,女孩就算了,差不多就行了。但我记得我妈说:“不管男孩女孩,哪个愿意读,哪个读得好,就让哪个读。要是都能读,哪怕卖房子!”记得我小时候身体瘦弱,怕干体力活,我妈就激励我说:“干不了体力活,就要好好读书,将来才能脱农皮,不用干农活。”又因有一次,我说我喜欢吃馒头,妈又趁机鼓励我说:“喜欢吃馒头就要好好读书,将来才能在城里工作,才有馒头吃。”我妈说不出什么大道理,但这些朴实的话,确实使我立志要好好读书。以后,只要不是很忙,我妈就叫我带上书本一起去,她干活,我则在阴凉处看书、复习。中考的时候,我报考了高中,有个同学的妈妈建议我妈让我改报师范,一者可以减轻上学时的费用,二者可以早些出来帮扶家里。可我妈还是选择尊重我,鼓励我考高中,上大学。后来我报考大学与研究生时,父母都比较尊重我,从来没有干涉过我。我真的很感谢有这样的父母,特别是有这样开明的妈实在难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