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在这样的“小三”故事中,我们不能否认海藻与宋之间“感情”的存在。只是这种感情,基于太多的利害关系,变得是一种弱者依靠强者,获得某种浮华和虚荣感,而强者从弱者那里缅怀过去,去找寻一种曾有的记忆与青春感。在情感的世界里,一切都是如此复杂与矛盾。爱,并不意味着是100%。因为这个字,太过于矛盾与复杂。爱,随时可能变了,淡了,抑或因为某场变故而发生转折。一个人,很多时候可以同时对很多人报以爱慕之情,但是,道德与理性却告诫我们,人在一个时候,应该“一心一意”。所以,我们更习惯殷羡一生一世的爱,而两个人的爱情,真的可以如此坚持走完一生一世吗?如果俩人都可以一生一世这样,爱就索然无味,不为历来文人所道了。
海藻和宋思明,他们可以是互相吸引而“喜欢”,只是这种“喜欢”没有唯一性。任何一个漂亮点的女孩子,遇到那样的男人,抑或类似宋这样的高官遇到有点姿色还算聪明的女人,这样的故事仍有可能重演。海藻的天真与涉世未深,海藻对于姐姐海萍的情感,都注定她“小三”的下场,她是在感恩,也是在出卖自己。可是,海藻的“小三”没有唯一性,也不是偶然。自然,不是唯一性的东西,就意味着有替代,自然也不可能成就真正的爱情。
海藻期望的一切,都只是感情世界里的一场浮华之梦。不能不说,海藻一直爱着小贝,也不得不说,当她每一次做出背叛的时候,心里真没有一丝煎熬。只是,500万富丽堂皇的大房子,出手阔绰让店员羡慕得眼红的上千元一件的漂亮衣服,可以餐餐鲍鱼燕窝,所有人都来阿谀奉承……多么棒的感觉。这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小贝所给予不了的。海藻心底的虚荣心,不断在升华。而在故事的一开始海藻所喜欢的window shopping,就注定她会有这样的结局。
六六安排的小说结局,还算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道德与思维。“小三”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失去了怀着的孩子也失去了子宫,相当于被剥夺了做女人的权利,而不用再计较这个惩罚是轻是重;伪装得很好的贪官宋思明也遭到了中国传统观念里的“因果报应”,却没有受到法律上真正的制裁,我不知道哪一种方式会更让人解气。而海萍,终于了解了自己的优势,找到了自己的定位——开了一所“海萍中文学校”。
只是,这一切的代价太大,大家都醒来得太晚。可怜的海藻,用青春换来的结果,就是在另一个大洋彼岸中去重新生活。只是,生活真的能重新开始吗?心死了,活着不过是个躯壳而已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干脆点也死掉。海藻,注定是这个故事中最最不幸的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