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故事3
为了填补空虚
平淡的婚姻和工作上的无所成就,让伟感到无力,每天的上班状态和回家状态都一样,累。听说有一种交友的社团,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了“交友”的大门。在这里,伟感到原来大家都和他一样的累,他立刻有了很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,他需要这个社团的交友环境的滋养。于是开始了填补空虚的经历。
所谓“亚”,就是在那道门外发生了情,但没有性。而情和性对于婚姻的界限如何,有太多的解释和态度。为何要偷呢?一是缺情,二是少性。为何“亚偷”呢?就是缺情。不管何种情,只要缺,就想补,内补不成,就外求。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讲,无不如此。以为没有出门的人,就安心于门内的生活吗?有,确实有这样的——— 因爱而婚姻,婚姻中爱情尚未淡去;经营婚姻,经常燃起小小爱意;外在的事业或其他在满足自我认可的同时,没有精力和时间外求;坚毅能忍的道长;老的发蔫了。
只要门内有缺,就可能发生门外的“亚偷”。明在门内的缺憾、无聊,洁在门内的受冷、不平,伟在门内的空虚、无味。就是上述没有出门外求的状态也大多只是一种静态的某个点,当婚姻中爱情淡去,无力经营婚姻,事业中出现空隙,坚毅难忍之后,总是有想“亚偷”的意识。
为何不“偷”,而只是“亚偷”呢?源自于我们的恐惧,也可以说源自于爱。恐惧于门内已有的爱、已有的财、已有的稳固、已有的脸面的丢失或者受损。所以最具有本质性、破坏性的性行为的出轨不在“亚偷情”者的身上发生。这也是他们理性所在,责任心所在,也是他们可能痛苦和困惑所在。可是又为何执著于“亚偷”呢?源自于我们的需求,也可以说源自于贪婪。这种需求是带着本能的意味的,它发乎于内心,力量单纯而有力,这种“亚偷”带给他们的满足是难以割舍的。很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提出的困惑就是:进退不得,其实不是真的进退不得,而是对于贪婪和恐惧的双向挣扎。